为了痛苦
最近在读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写的《妥协社会》这本书。书中的观点对于当今的社会有些格格不入,像是有意在唱反调,却发人深思。
他认为,当今是个妥协社会,社会提倡追求幸福、自我激励,人们对积极趋之若鹜,对痛苦避犹不及。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追求自由、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上,却忽略了社会本身对人造成的痛苦。折中、中庸大行其道,而事实上,痛苦是真理、是关联、是区别,是痛苦让人能够确然感知和体验。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是要辩证地看的。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些言论是反动的,甚至有些螳臂当车,它无法阻止人们以可行的方式追求个人幸福的脚步。但是,这些言论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他写的现象太深刻了。
某种程度上,我所从事的学习发展工作正是在全力助长这种势头。我所追求的帮助大家追求幸福,好像也是在不自觉中成为了统治者的爪牙。甚至于对照我亲爱的引路人,职业生涯从美国起步的他可以说是韩炳哲所批判的社会的虔诚信徒。
我们专注于如何改造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却很少探讨如何改造组织和社会。这种去政治化的讨论是消费主义裹挟下的时代所需要警惕的问题。
但我又想,我们的国家和韩炳哲笔下的社会应当是有诸多不同的。
他描写的社会是一个纯粹的资本主义世界,是新自由主义的,但中国是信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尽管我们正在不断经受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理念、思维、方法的冲击,也在向他们学习。但从骨子里来说,我们是不一样的。
我想起了那些被很多人嘲笑的中年人:穿着背心裤衩人字拖,张口闭口国际形势,手里拿着象棋子儿,嘴里侃着中南海。成功人士嘲笑他们眼高手低,过不好眼前的事却总想着当官。
但我有限的经验告诉我,也正是这样的人,在群体利益受损时,会带着周围人勇猛地冲出来争夺和捍卫他们的权利。
这不能不说是值得我们这种满脑子自我提升的人亟待反思的。
而另一方面,单单是追求幸福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几千年来遗留的问题:关系至上、不讲究规则和原则。很多人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还有太多人贫穷,有太多人渴望逆天改命、出人头地。
而知识分子阶级中的很多人却在蜜糖罐里太久了,都忘了这些事情,或者压根儿没见过。他们以为每个人都像自己一样能过得很容易。
当他们高谈阔论的时候,底层劳动人民还在为生计发愁、或是为了在亲戚面前长脸而绞尽脑汁。
有一些人在努力让大家看到这些底层的人。这是极好的。但当我们同情心泛滥的时候,也许更要意识到,淳朴善良和愚昧无知很可能描述的是同一群人。
他们说得都没错,是社会太复杂了,人太复杂了。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实在太复杂了。
所以我时常感叹治理如此庞大体量社会的不易。
回到妥协社会和痛苦的话题上来,我想中国人强调的集体主义、隐忍、坚持是有其顽强生命力的。那些个人主义文化下出类拔萃的菁英,很多也是由“人类”为集体的理想和愿景驱动的。
那么对于个体来说,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幸福固然重要——每个人应该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但对于群体、组织、社会的讨论也不应当是被忽略的事情——尽管这可能会给人带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