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富于民
坐在火车上,我正在发呆。“藏富于民”这个词突然蹦到我的脑海里。
里面的“富”究竟是指什么呢?是财富吗?财富又是什么呢?是钱吗?或许对,但或许又有些片面。
完整地说,我想这里的“富”应当不仅是指富足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包括富足的精神生活。
平心而论,当今的物质生活不丰富吗?即使是最贫穷的农村,可能也绝少会为了吃穿用度发愁。反倒是城里人用着苹果手机、背着奢品包包的人整天嚷嚷着穷。
这种“穷”真的是物质上的不富足吗?
我以为真实的情况是,社会上流行一种通过不断提高物质消费,用物质生仍活不够富足的表象来掩盖精神生活贫瘠的真相。
比起物质,精神富足的代价是很高昂的。它需要你勤于内省、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和思考、用心去体会各种文化的精粹。然而很多人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或许也只是没有意识到需要付出这些代价。
在消费资本主义的裹挟下,人们误认为精神世界的富足可以通过物质消费来获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会选择通过买包获得快乐,通过煲剧度过难捱的夜晚,通过买书来体现自己很有文化。但是这样的快乐是短暂的,大体都能归为多巴胺的作用,却不能像一套健全的农业工业生产体系给我们带来持续富足的物质文明那样提供持久的精神养分。
有时候关于富足精神也会陷入一个陷阱。如今尚有很多人在通过传统教条浸润甚至清洗一代代人的认知,叫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没有自我、没有世界、没有其他,只有尊长和秩序——而这往往也被误认为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
但我们探究它的本质,就会知道其实传统教条是年长者和掌权者利用地位和权力对其他人的剥削,使其无力反抗,从而延续自己的利益。这在原始社会,为了族群的生存,或许人们会心甘情愿让渡一些个人权力出去。但当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物质生活逐渐富足,这样的传统就成了又臭又硬的绊脚石。
尽管传统教条在旧社会比比皆是,乃至于很多思想和习惯仍流传至今,但我想一代代年轻人奋不顾身的发声正是在努力破除被束缚的命运,去追寻真正的精神自由。而个体唯有自由,方能谈富足,否则就只是从属于某一个实体或依附于他人,财富也就谈不上属于自己。
关于精神世界,还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和传统教条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且也会有重叠的部分。而抛开其中的传统教条部分,宗教信仰却是教很多人寻了一个精神寄托的法子。这是一个很深远的话题,这里无意展开。任何宗教通过千百年的传承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和理论。在这些理论体系中不乏古人朴素但深刻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和方法,是极具探索和研究价值的,也是当今人们精神世界的瑰宝。
当然在马克思爷爷光辉下成长的年轻人或许更愿意笃信科学、拥护历史唯物主义。但无论是宗教还是科学,或许都是探寻精神富足的路径。在普通人的生命维度上,两者可能没有本质的不同。绝大部分人哪怕穷奇一身,可能也只能在人类思想的汪洋中前进一小段。更何况,无论是在科学还是神学的道上,本质上也很有可能走的是同一个道。
最后我想起现在国家也在不断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我想这应当不是一两句口号,而真真切切是每一代中国人的关键战役。
或许物质和精神文明永远也无法彻底分开,在这个问题上搞二元对立是不可取的。但如今对物质的极致追求,并把精神财富视作物质文明的附加产物,确然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它会让人们的思考能力逐渐退化,沦为少部分“超人”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