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又至。写年末记这个事儿向来费神费力,是以自2014、2015连写了两年之后,罢笔至今。但今年我怎么都得重新提笔了,这波澜壮阔的2022确是值得书写一番。
最近总在思考这三个问题:
- WHY这个命题在怎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有意义,or意义不会太大?
- 我真正的热情是什么?
- 在什么样的条件和场景下,我会全力以赴?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梅西终于在35岁这年率队捧起了大力神金杯,真正意义上加冕球王。
这恐怕是我过去十几年青春姗姗来迟的、最好的结局。
几天之内没日没夜看完了《天下长河》,现在我满脑子都是“海清河晏,黄河安澜”。
今天又在看知乎,看到了谈论中国人的集体性和外国人的多样性以及与教育的联结,心里不禁想“是呀,我也有这种感觉,我也想发表些什么”。
从事企业培训工作那么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培训?
我时常会认为自己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所以并不愿多与人谈论我日常思考的那些宏大的命题,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问题是每天都会存在的。
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发达程度几乎只与民众对这项运动的喜爱和投入程度成正比。
而民众会在足球上投入多少自己的感情和时间,则会和民族文化、历史渊源、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等等息息相关。
最近一段时间都在不断思考出来市场化运作这件事儿。
整个过程显得很吊诡而迷茫。
领导会或许以为我近日来的踌躇是由于前途的未知,但只有我知道其实是对于培训市场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失望。
微信读书老给我推送杨定一的书。
去搜索了一下,据说是很厉害的博士,但现在专注于传播他的灵修思想。在知乎上的评价几乎清一色是感恩和崇敬,把他誉为“大菩萨”。
看到这样的评价,着实让人满腹狐疑。
今天被合作伙伴说“你还是甲方思维太重了”。
人生似乎就是在找一个个圈子,迫不及待想钻进去,又拍着门说放我出去。
可能也有人从来就没怎么钻进过圈子,在一个个圈子之间游来游去。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二十多年前的畅销书,一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却仍能让二十多年后的我拍案叫绝。
这大概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环境,当你面临相似的主题时,它都能引发你的共鸣。
故事讲述了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在迷宫里找奶酪的一系列事情。
我总是在想,最能激发我内心愉悦的东西是什么呢?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又跟欲望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似乎总是在夸大理性的魔力,而对于情感的力量却嗤之以鼻。
《悉达多》真是最近读到过的最好读、又最有共鸣的书。
无所事事的感觉是痛苦的。神经元萎靡不振,情绪时好时坏,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婆去年在集团的时候那种无力和郁闷。但好在有老婆在身边,肢体接触和怀抱真的能让焦躁的内心安定下来。
布拉默先生是我2017年到德国求学时的房东,全名Thorston Brammer。他住在一户三层木质住宅的顶层,我就租住在他家大门边上的小隔间——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他家的门房间,我就是“门卫”。
布拉默是个英年早“谢”的发福中年,操着一口并不太熟练的德式英语。大多数时候他都在自己的房间里安静地呆着,我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很少交流。这对于当时我这样一个Loner来讲,简直是桩美事。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观点: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善良、正直和诚实的人,是不可能被你击败的。因为归根到底,善良、正直、诚实,很难说是一种品德,反而更像是一种与环境相关的能力。所谓的善良、正直、诚实(以下简称善良),都是能上得了台面的,都是有能力做支撑的,自己没能力惹出一堆让别人善后的祸,那他妈不叫善良,那叫迂腐,那叫傻叉,那叫婊。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人们的注意力被各种信息反复争夺和蹂躏。
我想提出的一个观点是:“把注意力还给自己”。但是能做什么呢?这就像是在和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媒体公司宣战,告诉大家别用这些产品和服务了!
在谈论培训部门的职责时,人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说法“要构建学习型组织”。大概意思就是构建一种组织氛围,让大家都愿意积极地学习更好的经验、方法,以解决组织的问题。
大体上来讲,这是没错的。但我经常在想,要构建学习型组织,那么它的“敌人”是谁?
是“不爱学习的人”吗?还是懒惰的组织氛围?
今天读到一篇讲字节跳动游戏业务的文章。
https://www.huxiu.com/article/672253.html
文章里面写到:张一鸣曾把 “人们爱好游戏” 理解为 “寻求控制感”。2016 年,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这位以自律而闻名的创业者认为:比起从虚拟的游戏世界里获得 “控制的快乐”,不如把控制感的对象换成自己,“比如看书,看有难度的书,想有难度的问题,在商业追求上努力工作。”
人总是喜欢确定性。
什么东西是确定性强的呢?
今天一天跑了三家婚礼会所的四个门店,也参加了婚礼秀、试菜等活动。这些一站式婚礼会所看上去大同小异,但实则采取的经营策略还是颇有不同的。